一、对标国家战略,学科发展切实如需
健康中国战略落地,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亟需体医融合深入发展。发挥中医药、体育主动健康优势,在强体质、治未病、防治慢病、特色康复领域,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健康之基。
体育强国建设推进,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亟需跨学科研究与高层次人才。中医药力量在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中独具特色,全国超1.5万名运动队医疗人员,博士占比仅0.06%,人才缺口巨大。
中医药创新发展,助推中医药国际化,需要加强中医与体育深度融合的新医科建设。充分利用体育开辟中医学科新赛道,助力中医守正创新,赋能中医讲好世界语言,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中医健康方案”。
二、学科建设概况
我校体医结合办学历史悠久,是唯一具有中医本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体育类高校,65年始终致力于以中医为本、体医融合为特色,融入运动康复、运动科学等交叉学科的中医学教育,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医生(中医)计划,连续两轮被评为省双一流学科。
独创中医运动医学理论体系,依托科技部、体育总局等重大课题,在运动损伤防治康复、运动促进全过程全人群健康领域形成“中医+体育”标志性科研成果,主办中医运动医学特色英文期刊,被ESCI收录。
聚焦高质量、精准化、特色化的体医融合社会服务。创办全国首家体育医院,创建2家三甲医院,服务奥运等赛事20余万人次/年,为姚明等顶尖运动员开展精准医疗攻关,被誉为“队医的摇篮”;奥运医疗优势经验反哺区域发展,体卫融合助力全民健康获得区域与行业高度认可。
擢升“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质量:对标国家战略及行业需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设置了课堂教学、科研拓展、实验实训、临床规培“四层次”教学模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全科与专科一体化、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的“三化式”实践模式。每年拨付专项经费不低于50万元,举办“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会议与系列专题讲座;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设立专项经费1000元/生/年,覆盖率100%;并与喀山体育大学开展研究生交流项目(俄罗斯政府奖学金),国家体育总局、武汉体育学院委托我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的队医被誉为“手握半块金牌的人”,涌现出奥运代表团医务总监、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及全军军事体能研究创始人等优秀校友。
打造“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实施“重老、强中、助青”计划,采取师承制、人才托举工程、名师培育项目等举措,高标准遴选行业导师,着力打造“擅教学、精临床、重科研”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7人,硕士以上学位与所从事学科方向一致人数为61.68%,临床带教医师与学员比例为3.3:1;中医医师占医师比例70.10%;涵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体育总局百人计划人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名中医、岐黄学者、省教学名师、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骨干人才等专家。
彰显“中医+体育”研究特色:以2个国家级科普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专家工作站等为支撑,搭建基础研究、应用实践、成果转化等平台;发挥中医服务竞技体育医疗科学攻关、中医与体育共促健康的独特优势,近5年获批科研项目17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基于临床的科研项目在研35项,骨干教师纵向到账科研经费师均76.16万元,获得以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郑氏中医运动医学在竞技体育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
推动“医教-产教”协同育人:以“传承创新、战略需求”为核心,突出实践+科技二维创新导向,建立了国家级中医规培基地、奥运科技攻关服务基地、体卫融合大健康企业、体育科技研发机构四平台,形成了“高质量临床研究、基础临床互促研究、交叉学科融合研究、科研成果创新转化”的产教融合机制。围绕“运动是良医”“中医治未病”以及“奥运和各类重大赛事保障中的科学问题”为导向,深挖中医经典理论并开展高质量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提升中医传承创新能力,在服务奥运科技攻关与全民健康等方面成果丰硕,实现学科交叉、医教协同、产教融合全方位育人。
服务“体医领域”奋楫笃行:构建竞技体育科医服务“成体中医模式”,助力奥运科技攻关,为国家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以来,承担国家乒乓球、体操、射击射箭、短道速滑等奥运金牌队伍的医疗保障和科技攻关,助力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金牌57枚、奖牌110余枚;构建全民健康“中医体医融合方案”,为社会贡献2家三甲医院,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库支撑,为全民提供科学运动处方,为临床提供医体结合健康干预措施。每年服务患者150余万人次、大众科普10余万人次、拥军助残2千余人次。服务大型赛事及全民健康典型案例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中医药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与推广。
助力“优质就业”多措并举:坚持“稳就业、拓渠道、多元化”的工作思路,紧跟行业发展新需求,访企拓岗与院企进校相结合,邀请广泛利益方参与教学评价,优化培养方案,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教育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