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上午09:00-10:30,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怀贤大讲堂”在怀贤楼B114举行。此次讲座特邀成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尚画雨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尚老师先后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于2019年-2020年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Robert M.Berne心血管研究中心骨骼肌研究中心访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各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著作2部。讲座由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讲师郭玉筱主持,中青年教师与硕博研究生共计50余人踊跃参与。

本次学术讲座上,尚画雨教授以《能量开关分子AMPK的新认识-美国访学及参会经历分享》为主题展开报告。该报告聚焦于AMPK,也就是AMP依赖的蛋白激酶这一生物能量代谢调节的关键分子进行学术分享。首先,尚老师对培育出多位美国总统的历史名校弗吉尼亚大学予以简要介绍,借助众多图片呈现出这所学校清幽的校园精致与浓郁的学术氛围。
紧接着,尚老师分享了其在访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从阐释细胞自噬的概念入手,区分了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的差异,引入线粒体自噬的概念,介绍了线粒体自噬受体的类别及其在膜内外的定位,阐述了AMPK这一蛋白激酶(尤其是亚型蛋白a、b2、g1)在线粒体自噬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随后,尚老师的研究聚焦于AMPK激活剂,如 AICAR、Metformin(二甲双胍)、β-GPA,探索这几类药物激活剂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以及激活线粒体自噬的最短周期,还提及除药物激活剂外,其他干预手段如运动干预与电刺激也被证实可激活线粒体AMPK。

尚老师还分享了心血管研究中心定期举办的学术讲座,对我们的“怀贤大讲堂”这一学术沙龙活动予以充分肯定。尚老师坦言访学初期自身英语能力薄弱,但随着在美国停留时间的增加,在与实验室导师及同事的朝夕相处中,他意识到英语口音与语法并非最为关键,达成交流目的才是核心所在,并鼓励同学们当下就多说英语,为日后的科研交流奠定良好基础。
最后,尚老师对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 Zhen Yan 教授实验室的研究范畴及成员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激励全体人员深入扎根实验室工作,持续锤炼自身实验操作技能,盖因实验操作技能乃是科研之根基,亦为科研工作者之宝贵财富。与此同时,尚老师着重指出,在专注科研学习之余,亦不可忽视身体健康之维护,需秉持 “keep running” 之理念,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以确保拥有强健体魄与充沛精力,从而为科研事业的长期稳定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单位: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撰稿人:郭玉筱
通讯员:王坤
一审一校:周蓝天
二审二校:李顺昌 刘余
三审三校:胡毓诗